走进常信

【常信风采】常信记忆

发布时间:2020-10-28 点击数:

岁月的车轮在常信师生激扬奋斗中疾驰向前,自2000年学校升格,二十年过去了,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留下了一个个浓郁醇厚的故事,让人甘之如饴,难以忘怀!

新校区建设的甘苦

经过2年的筹划,20021026日,学院新校区奠基仪式如期举行,开始进入如火如荼的新校区建设 。那个时候的大学城一片荒芜,交通不便,到处都是尘土风扬,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前期工地上的艰辛我不曾经历,只是看到了当时参与基建的同志们从原来的一个个白净书生逐渐变成一个个黑黝黝的硬汉。等到学生公寓建好以后,进入床、柜等内部安装的工程时,学校领导派我们学工处负责督工,要求以最好质量、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安装到位。此时,我才有幸亲历和见证了其中的艰辛和快乐,才能真正领略了常信前行者的坚毅和乐观。

49F2D8

在工地期间,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我和时任学工处长唐岚每天在宿舍里清点、检查、催促安装师傅的火急火燎、斗智斗勇的情景;也不是大家经常因加班加点工作至深夜才披星戴月地下班的场景。而是我们在当时临时建造的简易四合院里就餐的情景。那个夏天的太阳是那么火辣,没有树荫可以遮挡阳光的暴晒,而且常常会没有水。每天用餐的水都要开着汽车沿着颠簸的路去拉回来。厨房和餐厅在一间小屋里面,里面就一张饭桌,几张凳子,所以吃饭的时候大家几乎都自觉地不去坐,想让给其他同志。于是乎,大家都端一个饭碗站到门口去吃,而门外,到处都是苍蝇,因为附近还有一个简易厕所。如今想来,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吃饭肯定是难以下咽的。但是,恰恰相反,那时候的我们却觉得午饭时间是一天中很快乐的时刻,大家在各自岗位上辛苦忙碌后相聚在这里,虽然环境很差,饭菜很简单,但是气氛确是快乐的、热烈的。大家边吃边聊着自己这边的工作进程、奇闻趣事,苦和累在说说笑笑中一扫而空,又积聚了新的能量投入到工作中。时至今日,当我走到当年四合院的位置时,仍会常常驻足,依稀看到当年那个热火朝天、干劲十足、苦中作乐的场景。

温总理视察我校的荣光

2009年的那个冬天很温暖。彼时,我在电子系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有天传来消息说有国家领导人要到学校视察,全校师生激动不已,翘首以盼。那几年,经常有国家领导人来学校视察。200510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常州科教城与时任学院党委书记钱兴同志亲切握手;200611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一行领导来学校视察;20064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视察我校8号楼学生公寓;20085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来学校视察。此次与以往不同的是,因自己全程参与到组织学生工作中,所以更近距离地体会到了师生们的紧张、激动和兴奋之情。

15EF1F

完成了严格有序的前期准备工作,2009110日,这个激动时刻来临了,时任国家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省领导陪同下来到学校,参观学校的第一站就是我们电子系,在走廊上看到正在认真上课的学生们,温总理兴致勃勃提议说,我要跟同学们讲几句,于是走进203教室,给同学们上了一堂让常信学子乃至所有高职学生鼓舞人心、难以忘怀的课:要学会聆听,学会沟通,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存。最后温总理铿锵有力地说道“我相信,这里会出现大批的有用人才,而且,肯定会有杰出人才。就在你们中间!”赢得了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总理语重心长地给殷殷期待的同学们讲完一席话后,又继续参观了电子系和机电系的相关实验实训室。接下来按照行程安排,总理准备离开我校去下一站。走到实训楼C幢门口,总理准备上车了,但是远远看到很多学生顶着严寒静静地站在图书馆北面广场上,手里举着“欢迎您,温总理”“总理 您好”等标语。总理被我们学生的热情和真挚感动了,主动说,“给我一个话筒,我再来给同学们讲几句。”当温总理在广场上给自发汇聚而来的同学们讲着鼓舞激励的话时,颜士青,这个后来成为媒体聚焦的女生正站在学生队伍的前列,边听着总理的讲话,边寻找机会想向总理送上一份礼轻情意重的礼物——亲手编织的围巾。当时还是大二学生的颜士青是学校手工制作兴趣小组的成员,当她得知有国家领导来访时萌生了编织一条围巾作为礼物的想法。由于临近期末考试,功课繁重,她都是在夜深人静时加班加点地完成的。总理发表演讲后,就与附近的师生握手。当温总理亲切地向她所在方向伸出大手时,她奋力从周围人群中挤了出来,被安保人员拦住时,总理看到了这一幕,示意安保人员不要拦她,颜士青走到敬仰已久的温总理面前,深鞠了一躬说:温爷爷,我们都很崇敬您,看到您我们很高兴。这是我业余时间织的围巾,请允许我给您戴上,希望您保重身体。温总理听了很高兴,让她给戴上了围巾,说谢谢!你们要好好学习,你们是国家的人才,要搞好专业技能。然后也向她鞠了一躬。温总理的平易近人,爱生之心,对常信院、对职业教育的殷切之情永远激励着常信人为高职教育的发展而奋斗不息。

文学泰斗王蒙来校作报告的精彩

学校历届领导一直非常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名人大讲堂、尚思·求是大讲堂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这十多年以来,我们学校邀请到了许多知名人士来给学生作报告,如余光中、王蒙、莫砺锋等。其中我印象深刻的是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来我校的情景。那时我已经到了宣传部工作。时任学校党委书记杨治华告诉我一个好消息,说我们已经邀请到了王蒙先生,让我去上海迎接王蒙先生和他夫人崔瑞芳老师。我非常激动,我们这一代是读着王蒙先生的《青春的故事》成长起来的,如今能够有机会当面见到这位文学泰斗,觉得万分幸运。在跟王蒙夫妇接触的三天里,我感受到了王蒙先生的博学、睿智和严谨;感受到了崔瑞芳老师的亲和、淡雅和体贴。通过后来媒体对崔瑞芳老师的报道,才知晓彼时她已身染重病,但那时我在她身上一点也看不出她对疾病的恐惧、痛苦,而她始终面带着淡淡的微笑,讲起话来也是轻声细语,温文尔雅,亲和力极强,这让我在他们面前也没有了初见时那样的拘谨。

17CDD9

王蒙先生来学校作报告的消息立即引来了广大媒体的聚焦,记者们纷纷想要采访他。经过沟通,王蒙先生在2010526日下午作报告前抽出时间,接受了媒体的集体采访。那一年,王蒙先生已经76岁,但是,无论在接见媒体还是给我们学生作报告的时候,他的思维是那么敏捷,语言时而犀利,时而幽默,时时处处彰显了他的博学、睿智和深刻。他为我们师生带来的报告题为《泛漫与经典:当前文艺生活一瞥》,他从中国文学的历史命运、文学的发展、现代传媒对网络的影响等方面讲述了当代文艺生活中的诸多现象。报告融汇古今中外,生动而又深邃,让我们在享受精神文化盛宴的同时深受启迪,在场师生们一次又一次地为他的精彩报告鼓掌,会场上,笑声此起彼伏、掌声经久不息。因有幸与王蒙夫妇见过面,交流过,所以此后,我都比较关注他们。到2012年,从媒体上知道崔瑞芳老师因病去世的消息,我曾为此伤心难过。王蒙先生到校作报告,让我们常信师生再次近距离地感受到来自于名家、大家的魅力,拓展了视野,提升了人文素养。

回眸这二十年,学校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取得了一波又一波的成绩,从创建并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到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一路讴歌,一路辉煌,常信院师生在磨练中成长,在奋斗中成熟,在砥砺中远行!身为常信人,我骄傲,我自豪!(文、图/梅国英 朗读/任文珺 审/赵宇萱)

——“升格二十年·我的常信梦文学类优秀作品展播系列(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