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第三次党代会巡礼⑤|科技创新强驱动

发布时间:2023-09-15 点击数:

自学校第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以来,校党委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形成了以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为引领,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团队为关键,产学研创综合平台为支撑的科技创新服务“高地”,为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创新发展作出了常信贡献。

图片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一行来我校调研


优化科创服务体系

助力教师“四技”服务

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立足区域产业特色,优化构建“平台载体-创新团队-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高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以激发教师创新活力与“四技”服务能力,实现知识-技术-产品科技成果快速转移转化。

通过提升、改造、扩容和新建等方式,建成“江苏省嵌入式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两化融合应用研究协同创新基地”等6个省级协同创新基地;新建、优化20多个省、市 、校三级科技创新团队,组建“数字创意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研究”等3支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授权专利20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435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226件,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全省高职院校第一,获评江苏省知识产权优秀单位。科研和社会服务经费到账2.8亿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9个亿,多次荣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图片

加强科创团队激励

聚力提升科研质量

加强科研骨干培育,制定引进人才的科研激励机制,同时帮助青年科研人员融入团队,组织跨学科学术研讨,促进跨学科交流常态化、制度化。建立科研评价改革创新机制,鼓励科研人员潜心基础研究与科研攻关。整合优化科研队伍,做实科研团队,聚力提升学校科研质量,提高学校科研水平。

制定国家标准3项、国家团体标准3项,成为高职院校参与国家标准制定的领头羊;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以学院为第一单位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省、市各级课题项目200多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江苏省轻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图片


发挥特色专业优势

深度服务行业企业

围绕“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智改数转”等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校地、校企共建技术和资源共享平台,开展专业人才培训、技术支持、咨询服务、第三方监理等服务;积极推动教师进企业挂职,兼任企业技术副总或副总工程师等职,协助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和应用服务,帮助企业提升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为企业突破科技创新瓶颈精准“把脉”。

牵头成立常州市工业互联网产教创新联盟、常州市工业互联网协会及产教融合工作组,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创平台中标工信部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项目1项,参与工信部平台项目1项,获评江苏省“五星级”工业互联网配套服务商,入选江苏省工信厅“数动未来”融合创新中心,江苏省工信厅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服务商;累计推动20名老师成为企业“科技副总”,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申报产学研项目。

图片


图片

科技创新,鼓帆风劲。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基础性战略,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任务,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格局,推动应用技术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让科技创新成为学校服务工业互联网产业深度融合的核心引擎。(文/宋卫 审/吴云飞、吴昊、张煜)